欢迎光临爱体育官方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15999555100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爱体育官方

地址:广东东莞市樟木头百果洞莞章西路32号铺

Q Q:824448209

电话:15999555100

邮箱:824448209@qq.com

又一行业没落!曾是世界第一如今18家大国企几乎全军覆没

时间:2025-04-17 16:04:02 作者:爱体育官方 点击:16 次

  197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机床行业也不例外,曾一度在国内外市场上辉煌。但几十年后,曾经的“国之重器”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曾经的辉煌、技术的引进、合作的巅峰,为什么终究是滑向了破产重整的深渊?而那些屹立多年的“十八罗汉”——18家国有重点机床企业,又是怎样走向了几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我国机床行业的未来,是否还有复兴的可能?

  1950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迫切需求,为此,国家决定由一机部二局,也就是机床局,主管全国机床行业的建设,并成立了18家国有重点企业,俗称“十八罗汉”,以及8家科研单位。

  这些企业的任务不单单是维持国家工业生产的运转,更是承载着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的希望,“十八罗汉”中,沈阳第一机床厂制造了我国第一台车床,沈阳第二机床厂做出了第一台卧式铣镗床,而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则生产了我国的第一台数控龙门铣床。

  北一机更是研发了我国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龙门移动式铣床,这些成就使得我国机床行业在建国初期迅速崛起。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我国开始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德国、日本和美国的数控技术,机床行业迎来了与国际巨头合作的高峰。

  例如,济南第一机床厂与日本山崎马扎克展开合作,沈阳第二机床厂与德国沙尔曼合作,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则与德国瓦德里希·济根合作。

  这些合作和技术引进的确在当时帮助我国机床行业提升了整体技术实力,一系列的合作项目不仅促进了技术的转移和本地化生产,也让“我国制造”的机床更具竞争力,尽管这些国际合作为我国机床行业带来了短暂的辉煌,但它们也埋下了隐忧。

  到了1990年代,随着我们国家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国际大品牌的机床设备大规模涌入我国市场,这些进口产品不仅价格与国产产品相差无几,质量却更为优越。

  “十八罗汉”企业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大多数企业要么倒闭,要么被迫转型,只有沈阳机床、大连机床和济南第二机床厂等少数企业艰难存活下来。

  但这些企业的生存状况也并不乐观,在国际大品牌的强势竞争下,国产机床逐渐失去市场,曾经的辉煌不再。

  尽管在1990年代遭遇了市场冲击,但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机床行业迎来了短暂的“黄金十年”,我国制造业的快速的提升带动了对机床的巨大需求,整个行业的总产值增长了十倍之多。

  领军企业如沈阳机床、大连机床和济南第二机床厂在这期间迅速崛起,跻身全球机床行业的前列。

  2008年,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分别位列全球机床企业产值排名的第8和第10位,济南第二机床则凭借其数控冲压设备,变成全球三大制造商之一,产品还进入了福特、日产北美和法国标致雪铁龙的生产线。

  沈阳机床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发展历史尤为典型,在我国加入WTO后,制造业需求持续上涨,沈阳机床开始大举扩张。

  2001年,它收购了云机、昆机等国内企业,甚至并购了德国希斯公司,试图通过掌握高端数字控制机床技术,逐步提升自身实力。

  到2012年,沈阳机床的销售额高达180亿元,成为全世界机床行业的霸主,2013年,它还登上了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被誉为“国之重器”。

  好景不长,随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问题的暴露,沈阳机床逐渐陷入困境,到2018年,沈阳机床的负债总金额达到202亿元,负债率高达99.26%,最终,沈阳机床不得不在2019年接受破产重整。

  大连机床的命运与沈阳机床如出一辙,作为我国机床行业的另一位巨头,大连机床曾在2008年跻身全球机床企业前十。

  由于过度扩张和财务造假问题,大连机床的债务问题愈发严重,到2019年,大连机床不得不宣布破产重整,背后是其高达上百亿元的债务窟窿。

  企业的过度扩张、资金链断裂以及市场策略的失误,成为了压倒这些曾经辉煌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曾经的行业巨头,在全球市场上风光无限,但最终却因内外兼施的压力,走向了破产。

  在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历史中,技术封锁一直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1996年,沈阳机床斥资上亿元引进美国桥堡的数控技术,但最终对方只提供了源代码数据包,核心技术并未交付,导致项目失败。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大连光洋与日本的合作中,日方强加了诸多限制条款,甚至规定一旦擅自移动设备,机床会自动锁死,成为废铁。

  即使在沈阳机床并购德国希斯公司后,德国的法律也严格限制了本土知识的外移,沈阳机床最终并未获得想要的技术,技术封锁成为了我国机床行业自主研发过程中最大的瓶颈之一。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如山东滕州、浙江玉环等地,中小机床企业陷入了中低端市场的无序竞争,大家拼命压低价格,利润微薄,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的能力和动力。

  而像沈阳机床这样的企业,虽然投入巨资研发高端机床,但由于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例如,沈阳机床一台售价35万元的机床,购买德国西门子或日本发那科的数控系统就要消耗28万元,基本上没有利润可言,这种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局面,使得国产机床企业在高端市场上难以为继。

  尽管行业整体面临困境,但也有一些企业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取得了突破,成立于1994年的华中数控,专注于攻克五轴联动数控系统。

  经过多年的努力,华中数控在军工、航天、造船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13年,华中数控支持的武重集团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标志着我国机床行业在高端技术方面的突破。

  大连光洋则专注于数控系统、关键零部件和整机的全产业链自主研发,经过20多年的坚持,最终掌握了95%以上的核心技术自主率,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在高端机床领域立足的企业之一。

  面对机床行业的困境,国家也在不断出台政策支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1999年至2009年,国家对数字控制机床实施了先征后返的增值税政策,为期10年。

  此外,2009年,科技部和工信部启动了“高档数字控制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进一步支持行业发展,即使有政策支持,行业的未来仍然充满挑战。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的机床企业中,约有15.1%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上升至24.1%,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端数字控制机床国产化率仅不到10%,90%以上仍然依赖进口。

  未来的机床行业复兴,依赖于政策的持续支持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要实现机床行业的突破,我国还需要在轴承、螺钉、数控系统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多进展,推动制造业全产业链的复兴,只有这样,我国机床行业才能真正摆脱困境,走向新的辉煌。

  信息来源:央地合作加快机床产业发展2022年08月29日 10:45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推荐产品